南皮坐落于河北省沧州市的中南部,北与沧县相邻,西临泊头,东靠孟村、盐山,南与东光相连,东南则跟山东宁津接壤,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790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是全国闻名的“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中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基地”。
南皮的支柱产业是五金机电。从上世纪60年代起,南皮便不断着力发展这个产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壮大,如今南皮已成为中国北方举足轻重的五金机电产业集聚地,其规模与广东东莞、浙江慈溪并称。
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
2013年12月23日上午,在南皮县河北铁路器材公司铁路信号机生产车间,北京和利时公司质检员王欢欢正一丝不苟地查验着产品的每个生产环节。“两个月前我就驻扎在南皮铁路器材厂了,不光每天写日检报告,北京公司那边催货催得紧,我还得要求厂家日夜加班,紧赶工期呢!”王欢欢告诉记者。
作为南皮一家有着近30年历史、全国民营同行业位居第一的老资格五金机电厂家,铁路器材公司每年都是忙碌的,2013年尤其如此。公司负责人高波林兴奋地说:“一进8月份,厂家订货的单子一个接着一个,你看现在,兰新高铁、和利时公司、喀斯特公司的采购人员,天天驻在厂里催货,今年真是太忙了!”
不仅仅是铁路器材公司,在南皮城东工业园区,诸多的五金机电企业都在开足马力,生产着产品。与铁路器材公司隔路相望的沧州惠邦机电产品制造公司,也是一片忙碌。记者走进公司行政办公区,发现经理室就是从生产车间里隔断出来的,在室内交谈,隔断墙另一边就是机器运转声不绝的生产作业区。“这段时间通信、汽车产品金属零部件需求量大,公司忙得连休息的时间都没了。”公司行政副总经理曹金生说。
南皮是举国公认的“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中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
基地”。它的五金机电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锉刀和电子配件五金行业。当年,我国最早期的人造卫星“东方红3号”上的接插系统,就是由南皮县大满庄村当年的常庄乡元器件厂生产的。之后,神六、神七运载火箭上都有南皮县生产的五金配件。也正因为如此,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南皮就被命名为了“中国北方电子五金之乡”。
如今,南皮五金机电产业已达3987家,从业人员7万人。2012年整个产业营收达144亿元,上缴税金3.2亿元,占全县工业企业收入的80%,成了全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
其中,企业的佼佼者,在全国都是大有名气。像沧州惠邦机电有限公司的五金冲压件生产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前三位;河北南风汽车设备集团的客车暖风设备,其生产规模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二位;中粮装备制造(南皮)有限公司生产的螺旋榨油机成套设备,生产规模已连续12年在全国保持第一……
正是南皮五金机电产业的长足发展,让它赢得了一系列荣誉。2007年,南皮被认定为“河北省级五金机电特色产业基地”,2009年被命名为“河北省级重点产业集群”,2010年被中国五金机电进出口商会命名为“中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基地”,2011年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南皮,已经与广东东莞、浙江慈溪一起,被并称为中国三大五金机电产业之乡。
南皮发展五金机电有其必然性
如今,南皮已形成了三个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分别为县开发区东区、县开发区西区及付庄工业园区。
其生产的各类零部件产品,分成九大类20000余个品种,可以说,南皮拥有能够满足客户群体需要的各种零配件,市场需要的电子五金冲压零部件都能生产。其中,汽车摩托车、机械设备、电力电气、轨道交通、通讯通信、家用电器和计算机等零配件颇具规模。
南皮县走上五金机电产业发展之路,有其必然性。首先是人才、技术和客户资源优势。县工业与信息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南皮县的五金机电产业最早可上溯到上世纪60年代时,在乌马营镇成立的一家乡镇企业??无线电二厂,据介绍,当时河北省第一台“环宇”牌收音机,其主要零配件就是由乌马营无线电二厂生产的。而在位于冯家口镇(原常庄乡)大满庄村的另一家乡办元器件厂,也因其生产的接插件被应用于中国最早期的卫星“东方红3号”而驰名大江南北。
南皮县的五金机电产业由此发轫,逐步发展壮大。上世纪80年代初,赶上改革开放,拥有五金产业人才、技术和客户资源的南皮率先突围,许多职工纷纷从原来的无线、五金厂家走出来,自己创业,南皮的五金机电产业雏形因他们的自主创业而逐渐形成。像现今已发展壮大的立德公司创始人林怀德,赛格公司总经理刘广奇等等20多位企业家,都是从乌马营无线电二厂走出去,发展起来的。
其次,与南皮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密不可分。南皮的五金机电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县里也充分认识到了五金机电产业在整个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由此,历届县委县政府班子都非常重视这个产业,统筹规划,大力扶持,积极引导。
2003年,南皮县筹建城东工业园,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五金机电厂家进驻园区。之后,又因势利导,把城东工业园区和县城开发区连位一体,合并成“一区两园”新格局。并且,为了促进整个五金机电产业技能和水平提升,南皮县各级各部门经常积极招商引资,协调关系,帮助企业克服难关。像2004年,他们促成了陕西重汽与南皮当地企业的合作,使得新成立的河北南风汽车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内举足轻重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发展壮大之后,积极培育和养成的良好品牌效应,也是南皮五金机电产业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无形力量。南皮的河北铁路器材公司就是这样。2012年,北京和利时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考察用于高铁建设的组合柜、信号机和箱盒产品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南皮的这家铁路器材厂家。之后经过近一年的调研、考察,货比三家后,他们最终选定了南皮。“南皮的厂家确实做得好,我驻厂期间,跟其他几家驻厂的采购商都有过交流,大家对南皮的产品非常满意,这里的产品可真是供不应求,生产销售特别火爆。”和利时公司采购员王欢欢深有感触地说。
五金机电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南皮的五金机电产业在迅猛发展同时,也显现出了一定行业问题。企业规模小,效益低下比较突出。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做大做强上的规模。
此外,技术创新能力弱,五金产品档次低,严重依赖低价吸引顾客,有时甚至还存在相互压价倾销的不良现象,这影响了南皮五金的声誉。在品牌建设上,也亟待提高,近几年,除了“南风”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南风”牌汽车暖风机、机械公司“渤海牌”榨油机等产品获得了省级名牌产品荣誉外,其他企业没有形成商标品牌优势。
对此,南皮县各级部门已有清醒认识。南皮县工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五金机电产业的这种不利局面,他们积极提出了对策和建议。首先是要解放思想,企业要突破自我意识束缚,更新设备,积极实现转型升级。
其次要改善软硬环境,加快引进人才,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政府也应该加强公共服务,促进产业提档。企业发展离不开土地、电力、水利、交通、通讯等各项条件,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也非常重要,搞好这些软硬
件设施,对招商引资,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有莫大意义。